犰狳怎么讀?犰狳讀音咋個讀?犰狳為什么有麻風病呢?
犰狳怎么讀?犰狳讀音咋個讀?犰狳和穿山甲是一樣的嗎?不僅是我有這些問題,我想肯定大家也會有著這些疑惑吧,我們一起來學習和認識犰狳吧。
犰狳讀音為:qiúyú
犰狳在早期源自于《山海經》中的上古神獸,形如一般的兔子卻擁有鳥的嘴,鷂鷹的眼睛和蛇的尾巴,見到人就躺下裝死,一旦出現便會有蝗蟲為害莊稼。
犰狳又被稱為“鎧鼠”。犰狳屬于一種小哺乳動物,與食蟻獸和樹懶有近親關系犰狳科共有9屬21種(有1屬1種已滅絕),包括裸尾犰狳屬、圓頭倭犰狳屬、披毛犰狳屬、倭犰狳屬、犰狳屬、六帶犰狳屬、大犰狳屬、三帶犰狳屬、小犰狳屬。
犰狳qiúyú科,廣布美國南部和南美,覆蓋接合條帶或角質骨板,能蜷縮成圓球以保護全身。趾具長爪,喜掘洞,齒釘狀,以昆蟲和其他無脊椎動物為食。大小不同,巨犰狳長約120厘米,稀有的粉紅仙犰狳體長約12厘米。
犰狳qiúyú外形特征:
1:大多數種類的犰狳,骨質甲覆蓋頭部、身體、尾巴和腿外側;這層骨質甲深入皮膚中,由薄的角質組織覆蓋。
2:頭部,前半部和后半部的骨質甲是分開的。
3:身體中間的骨質甲成帶狀,可靈活活動。身體沒有骨盤的地方,長有稀疏毛。
4:犰狳有小耳朵和長尖的嘴。前腳上生有有力的爪子,用于挖洞。
品種簡介:
1:大犰狳,身體長達1米,尾部51厘米。它可以用尾巴作支撐坐在屁股上。
2:粉毛犰狳,或倭犰狳,是最小的一種犰狳,長約15.24厘米,粉白色,它的盔甲與其他品種不同,只覆蓋頭頂和軀干。
3:三帶犰狳能夠把自己團成球保護自己。
4:九帶犰狳是在美國發現的唯一一個品種,主要生活在北卡羅萊納州到德克薩斯州。長約76.2厘米。
結構特點:
1:犰狳最明顯特征是有副鱗狀鎧甲。被西班牙征服者富有“披甲豬”之稱。
2:體上鱗甲形成各種式樣,但通常是一個頭盾及一系列頸部和身體大部分的保護盾板。
3:在腹部和四肢盾板之間,柔軟的皮膚上有稀疏的毛。
4:有些種類能卷曲,以保護易受傷害的四肢和腹部。
5:頭骨長而背腹偏平。牙齒隨年齡增長而部分地丟失。
6:所有犰狳四肢都很結實,前后足大而有鈍爪。除犰狳屬外,前后足都是五趾,后足常為足行性。
生活習慣:
大多數品種的犰狳白天生活在洞里,晚上出來找食物,它們吃白蟻、螞蟻、蛇、腐肉和植物。
犰狳均是地棲生活,屬夜行性動物,晝伏夜出,是雜食性。
犰狳躲在自然形成的洞穴或自掘的洞穴里,洞穴狹窄,截面為圓形,直徑大概有20.32-25.4厘米,有時可達63.5厘米長。通常地穴有幾處分支,其中的一個終止在一個巢穴處。巢穴里面鋪著柔軟的樹葉和干草。
生長繁殖:
一年四季都可繁殖,每胎都生4只。
小犰狳在每年三月后或四月出生,那時食物豐饒。出生時的小犰狳身體發育幾近完成。除了身體大小,各方面都幾乎和成年犰狳一樣。它們的甲胄柔軟,易于彎曲。隨年齡的增加,鎧甲會變硬。小犰狳兩到三年成熟,壽命一般為10-15年。
分布范圍:
犰狳科是分布最廣的一個科,包括8屬20種,分布在中美和南美熱帶森林、草原、半荒漠及溫暖的平地和森林。[4]在非洲南部地區(博茨瓦納)也有出現過。
棲息環境:
它們棲息在阿根廷南部到美國南部的草原和森林中。
物種分類:
犰狳是南美洲和中美洲特有的珍稀動物,它主要棲息在樹林、草原和沙漠地帶。犰狳科包括三科,如今僅余下犰狳科一科。犰狳共有9屬21種(有1屬1種已滅絕)。
分成如下幾類:三絆犰狳、六絆犰狳、九絆犰狳。如三條鱗甲帶的叫三絆犰狳。此外還有鎧鼴、裸尾犰狳、南美小犰狳、毛犰狳。其中有一種王犰狳(又稱大犰狳),其身長可達90cm,尾長50cm,有半只豬般大。
犰狳遺傳疾病:
在早期科學家就發現:除人類外,犰狳是世界上唯一已知的麻風分支桿菌自然寄主。這種小型哺乳動物發病情況和人類一模一樣,最后死于腎臟和肝臟損傷。與人類不同的是,他們更容易患上麻風病:在美國南部部分地區,超過20%的犰狳患病。犰狳是唯一攜帶麻風病的動物。
科學家已發現麻風病起源于東非或近東地區(地中海東部沿岸地區)隨著人類遷移到歐洲;而近500年,進入非洲和美洲。
該文章來源于百度百科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