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眼草外形長什么樣呢?貓眼草生長在什么環(huán)境里?
貓眼草本信息:
中文學(xué)名:貓眼草 拼音:māo yǎn cǎo
別稱:貓兒眼、打碗花、打碗棵、打盆打碗、耳葉大戟、細(xì)葉貓眼草、乳漿大戟、貓眼草、爛疤眼、乳漿草
門:被子植物
目:大戟目
科:大戟科
族:大戟族
屬:大戟屬
形態(tài)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達(dá)40cm。莖通常分枝,基部堅硬。下部葉鱗片狀,早落;中上部葉狹條狀披針形,長2-5cm,寬2-3mm,先端鈍或具短尖,兩面無毛。杯狀聚傘花序頂生者通常有4-9傘梗,基部有輪生葉與莖上部葉同形;腋生者具傘梗1;每傘梗再2-3分叉,各有扇狀半圓形或三角狀心形苞葉1對。
總苞杯狀,無毛,先端4裂,裂片間無片狀附屬物,腺體4,新月形,黃褐色,兩端有短角;雄蕊1;子房3室,花柱3,分離,柱頭2淺裂。蒴果扁球形,無毛;種子長圓形,長約2mm,光滑,一邊有縱溝,無網(wǎng)紋及斑點(diǎn)。花期4-6月,果期6-8月。
生長習(xí)性:
貓眼草生于路旁、雜草叢、山坡、林下、河溝邊、荒山、沙丘及草地。
文章源于百度百科如有侵權(quán),聯(lián)系小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