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夢涼山 情暖彝鄉
一張張充滿希望的笑臉,一座座煥然一新的房子,一條條寬闊平整的道路……作為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大涼山的整體面貌正在發生著歷史性巨變,這變化也凝結著煙草行業的責任與擔當。
近年來,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煙草專賣局(公司)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按照行業扶貧工作要求,切實履行國有企業責任與擔當,依托煙草產業發展優勢,加大精準扶貧工作力度,努力助推涼山經濟社會發展。
“十三五”期間,涼山州局(公司)累計幫助煙農增收147.63億元,幫助卷煙零售客戶增收31億元,投入煙葉生產扶持和基礎設施建設資金26.77億元,幫助107個村4100戶2.4萬群眾摘掉了貧困帽子。
實施精準幫扶,履行國企責任
4月6日,鹽源縣三棵樹村村民伍拉龍已經完成了預整地工作,準備開始煙葉移栽了。這些年來,他通過種煙供三個娃娃讀了大學、走出了大山。如今,一家人的生活充滿了希望。
涼山州曾是全國深度貧困地區。2016年,按照四川省煙草專賣局(公司)和涼山州委、州政府安排部署,涼山州局(公司)制定了脫貧攻堅“5611”總體規劃,計劃在5年時間內,籌集煙葉生產基礎設施、煙葉產前投入、公益捐贈等各類資金6億元,爭取扶貧專項資金1億元,協助幫扶100個貧困村。
為了統籌安排、有效推進,2016年,涼山州局(公司)成立了由一把手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相關部門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精準扶貧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扶貧辦。五年來,涼山州局(公司)領導班子成員深入對口幫扶聯系點調研督導1024次,特別是2020年以來,每月輪流駐村督導,現場辦公,保證幫扶工作有力有序推進。
與此同時,涼山州局(公司)努力匯聚行業多方力量,共同推動涼山經濟社會發展。2015年以來,涼山州局(公司)積極協調上海、湖南、浙江、江蘇、四川等地煙草工業企業,先后捐贈2500多萬元、校車3輛、醫療救護車5輛,助力涼山地區脫貧攻堅,奉獻煙草行業愛心,展現國有企業責任擔當。
結對認親、上門走訪、解民之憂……近年來,涼山州局(公司)積極開展“暖冬行動”“紅色引擎”“關心下一代”“索瑪花愛心”等公益活動,發動全州煙草商業系統干部職工捐贈扶貧資金112萬元,不斷增強幫扶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十三五”期間,涼山州局(公司)在17個縣(市)93個鄉鎮107個貧困村實施新村建設、道路建設、產業幫扶、教育扶貧、公共衛生、移風易俗等精準扶貧項目208個,幫助4100戶貧困戶2.4萬貧困人口順利脫貧摘帽。
依托產業發展,探索可持續發展之路
4月5日,清晨的陽光灑在海拔1700多米的涼山州會東縣民德村,29歲的朋順軍已經完成了土地整理,為煙葉移栽做好了準備。2020年,朋順軍通過種煙收入8萬多元,又通過養雞、養豬收入5萬多元,致富道路越走越寬廣。
會東縣有朋順軍,越西縣有“春運母親”巴木玉布木……近五年來,涼山州共有4926戶貧困群眾靠種植煙葉擺脫了貧困。作為全國重要的戰略性優質煙葉基地,涼山州現有10個縣(市)143個鄉鎮917個村社4.76萬戶煙農種植煙葉,戶均年收入6.2萬元。
在涼山,煙草產業涵蓋了農工商各方面,直接帶動30余萬人就業,是涼山州“煙農增收離不得、脫貧攻堅缺不得、鄉村振興少不得”的骨干支柱產業。
五年來,涼山州局(公司)共投入21.72億元煙葉生產扶持資金,用于為煙農購買肥料、地膜等煙葉生產物資提供補貼,完善技術服務、防災減災、保險救助等保障體系,發展家庭農場、專業化合作社等新型主體,并投入3.59億元煙葉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建成水池、水窖、溝渠等項目2.86萬件,全面提升了煙區綜合生產能力。
為了多渠道增加煙農收益,涼山州局(公司)堅持“以煙為主,產業融合,多元增收”的思路,發揮煙草行業的政策、技術、項目、銷售渠道等優勢,支持煙農發展多元化產業增加收入。五年來,涼山州局(公司)綜合利用煙葉育苗大棚、密集烤房、農機、基本煙田等,重點開展油菜、光葉紫花苕、秋豌豆、蒜薹等農作物種植,大力發展香菇、羊肚菌等高附加值產品,累計增收37.43億元,煙農戶均年增加多元化收入1.57萬元。
2015年,全州煙葉產業區域優化調整,甘洛、美姑、昭覺、布拖四個貧困縣退出煙葉生產。為了保證退出煙農不返貧,涼山州局(公司)三年累計投入專項補貼資金1860萬元,支持當地發展青花椒種植、山羊養殖等替代產業,確保群眾能找到替代產業。
心系脫貧攻堅,在大山中書寫答卷
昭覺縣灑拉地坡鄉姐把哪打村曾是“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的地方。昭覺縣局(分公司)派駐的第一書記肖晗,被當地群眾稱為“娃娃書記”,五年來他堅守于此,引導村民發揮當地自然資源優勢,發展特色產業,帶動群眾實現了脫貧致富。
越西縣拉吉鄉依達村地處半山區,平均海拔近3000米,原來道路崎嶇交通險阻,幾乎與世隔絕。涼山州局(公司)派駐的第一書記左建安,58歲仍奮戰在駐村一線。今年2月,當他躊躇滿志計劃帶領村民在致富路上奔跑時,卻被查出患上胃癌,他這才放下駐村工作緊急前往醫院治療。
在涼山脫貧攻堅之路上,每一項成績的取得都極其不易。涼山煙草商業系統成立了25支駐村扶貧工作隊,累計選派87名駐村扶貧人員,其中第一書記24人,發動665名干部職工與4100戶貧困戶認親進行結對幫扶。他們每個人背后都有許多助力脫貧攻堅的故事,每個故事背后都凝聚著扶貧干部的拼搏和奉獻,都凝聚著煙草人的責任與擔當。
這些年來,煙草駐村干部不計生活條件艱苦,每日忙著宣講黨和國家的惠民富民政策,忙著幫村民改掉陳規陋習、解決實際困難、尋找致富門路,用心用情在大山深處書寫著脫貧答卷。這里有拔地而起的彝家新寨,有寬闊平整的土地,還有一個個產業園,昔日的貧困山區早已變了模樣。
涼山州局(公司)黨組書記、局長、經理郭明全在北京參加了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后表示,涼山州局(公司)將圍繞“產業融合、鄉村振興”的主題,繼續發揮行業的制度優勢和產業優勢,把促進煙農增收與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促進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為涼山經濟社會發展繼續貢獻煙草力量。
來源:東方煙草報
近年來,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煙草專賣局(公司)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按照行業扶貧工作要求,切實履行國有企業責任與擔當,依托煙草產業發展優勢,加大精準扶貧工作力度,努力助推涼山經濟社會發展。
“十三五”期間,涼山州局(公司)累計幫助煙農增收147.63億元,幫助卷煙零售客戶增收31億元,投入煙葉生產扶持和基礎設施建設資金26.77億元,幫助107個村4100戶2.4萬群眾摘掉了貧困帽子。
實施精準幫扶,履行國企責任
4月6日,鹽源縣三棵樹村村民伍拉龍已經完成了預整地工作,準備開始煙葉移栽了。這些年來,他通過種煙供三個娃娃讀了大學、走出了大山。如今,一家人的生活充滿了希望。
涼山州曾是全國深度貧困地區。2016年,按照四川省煙草專賣局(公司)和涼山州委、州政府安排部署,涼山州局(公司)制定了脫貧攻堅“5611”總體規劃,計劃在5年時間內,籌集煙葉生產基礎設施、煙葉產前投入、公益捐贈等各類資金6億元,爭取扶貧專項資金1億元,協助幫扶100個貧困村。
為了統籌安排、有效推進,2016年,涼山州局(公司)成立了由一把手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相關部門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精準扶貧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扶貧辦。五年來,涼山州局(公司)領導班子成員深入對口幫扶聯系點調研督導1024次,特別是2020年以來,每月輪流駐村督導,現場辦公,保證幫扶工作有力有序推進。
與此同時,涼山州局(公司)努力匯聚行業多方力量,共同推動涼山經濟社會發展。2015年以來,涼山州局(公司)積極協調上海、湖南、浙江、江蘇、四川等地煙草工業企業,先后捐贈2500多萬元、校車3輛、醫療救護車5輛,助力涼山地區脫貧攻堅,奉獻煙草行業愛心,展現國有企業責任擔當。
結對認親、上門走訪、解民之憂……近年來,涼山州局(公司)積極開展“暖冬行動”“紅色引擎”“關心下一代”“索瑪花愛心”等公益活動,發動全州煙草商業系統干部職工捐贈扶貧資金112萬元,不斷增強幫扶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十三五”期間,涼山州局(公司)在17個縣(市)93個鄉鎮107個貧困村實施新村建設、道路建設、產業幫扶、教育扶貧、公共衛生、移風易俗等精準扶貧項目208個,幫助4100戶貧困戶2.4萬貧困人口順利脫貧摘帽。
依托產業發展,探索可持續發展之路
4月5日,清晨的陽光灑在海拔1700多米的涼山州會東縣民德村,29歲的朋順軍已經完成了土地整理,為煙葉移栽做好了準備。2020年,朋順軍通過種煙收入8萬多元,又通過養雞、養豬收入5萬多元,致富道路越走越寬廣。
會東縣有朋順軍,越西縣有“春運母親”巴木玉布木……近五年來,涼山州共有4926戶貧困群眾靠種植煙葉擺脫了貧困。作為全國重要的戰略性優質煙葉基地,涼山州現有10個縣(市)143個鄉鎮917個村社4.76萬戶煙農種植煙葉,戶均年收入6.2萬元。
在涼山,煙草產業涵蓋了農工商各方面,直接帶動30余萬人就業,是涼山州“煙農增收離不得、脫貧攻堅缺不得、鄉村振興少不得”的骨干支柱產業。
五年來,涼山州局(公司)共投入21.72億元煙葉生產扶持資金,用于為煙農購買肥料、地膜等煙葉生產物資提供補貼,完善技術服務、防災減災、保險救助等保障體系,發展家庭農場、專業化合作社等新型主體,并投入3.59億元煙葉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建成水池、水窖、溝渠等項目2.86萬件,全面提升了煙區綜合生產能力。
為了多渠道增加煙農收益,涼山州局(公司)堅持“以煙為主,產業融合,多元增收”的思路,發揮煙草行業的政策、技術、項目、銷售渠道等優勢,支持煙農發展多元化產業增加收入。五年來,涼山州局(公司)綜合利用煙葉育苗大棚、密集烤房、農機、基本煙田等,重點開展油菜、光葉紫花苕、秋豌豆、蒜薹等農作物種植,大力發展香菇、羊肚菌等高附加值產品,累計增收37.43億元,煙農戶均年增加多元化收入1.57萬元。
2015年,全州煙葉產業區域優化調整,甘洛、美姑、昭覺、布拖四個貧困縣退出煙葉生產。為了保證退出煙農不返貧,涼山州局(公司)三年累計投入專項補貼資金1860萬元,支持當地發展青花椒種植、山羊養殖等替代產業,確保群眾能找到替代產業。
心系脫貧攻堅,在大山中書寫答卷
昭覺縣灑拉地坡鄉姐把哪打村曾是“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的地方。昭覺縣局(分公司)派駐的第一書記肖晗,被當地群眾稱為“娃娃書記”,五年來他堅守于此,引導村民發揮當地自然資源優勢,發展特色產業,帶動群眾實現了脫貧致富。
越西縣拉吉鄉依達村地處半山區,平均海拔近3000米,原來道路崎嶇交通險阻,幾乎與世隔絕。涼山州局(公司)派駐的第一書記左建安,58歲仍奮戰在駐村一線。今年2月,當他躊躇滿志計劃帶領村民在致富路上奔跑時,卻被查出患上胃癌,他這才放下駐村工作緊急前往醫院治療。
在涼山脫貧攻堅之路上,每一項成績的取得都極其不易。涼山煙草商業系統成立了25支駐村扶貧工作隊,累計選派87名駐村扶貧人員,其中第一書記24人,發動665名干部職工與4100戶貧困戶認親進行結對幫扶。他們每個人背后都有許多助力脫貧攻堅的故事,每個故事背后都凝聚著扶貧干部的拼搏和奉獻,都凝聚著煙草人的責任與擔當。
這些年來,煙草駐村干部不計生活條件艱苦,每日忙著宣講黨和國家的惠民富民政策,忙著幫村民改掉陳規陋習、解決實際困難、尋找致富門路,用心用情在大山深處書寫著脫貧答卷。這里有拔地而起的彝家新寨,有寬闊平整的土地,還有一個個產業園,昔日的貧困山區早已變了模樣。
涼山州局(公司)黨組書記、局長、經理郭明全在北京參加了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后表示,涼山州局(公司)將圍繞“產業融合、鄉村振興”的主題,繼續發揮行業的制度優勢和產業優勢,把促進煙農增收與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促進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為涼山經濟社會發展繼續貢獻煙草力量。
來源:東方煙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