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浙記行|我在佛山務工,卻吃到了涼山“坨坨肉”
四川在線記者 羅之飏 王眉靈
5月17日下午,四川省黨政代表團在佛山市新寶電器公司考察時,一名“四川老鄉(xiāng)”早早等候在這里,她就是在該公司務工的涼山州美姑縣子威鄉(xiāng)依子覺村的一名彝族姑娘海來小米。
2020年,佛山市順德區(qū)政府組織企業(yè)到美姑縣開展就業(yè)扶貧專場招聘,抱著“這是唯一走出大山的機會”想法的海來小米被前來招聘的企業(yè)打動。2020年3月,她隨當地政府組織的異地就業(yè)勞務輸出隊伍,來到了佛山市順德區(qū)的新寶電器公司工作,成為一名裝配生產工人。
“來的時候17歲,大家都很照顧我,家鄉(xiāng)來的穩(wěn)崗干部還幫助我解決生活困難,公司也安排我參加崗前培訓,技術培訓等。我還交了不少朋友,現在工作和生活都過得挺充實的。”海來小米說,其實剛來的時候她十分心慌,很多東西都不懂,普通話也說不好,后來在穩(wěn)崗干部們的幫助下,克服了不少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難。現在與一同前來的其他涼山彝族老鄉(xiāng)一起,參加培訓學說普通話,努力適應新的工作和生活環(huán)境。
海來小米是佛山通過勞務輸出幫扶四川的一個縮影。四川省政府駐廣州辦事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自2016年7月廣東省委、省政府決定調整由佛山市對涼山州開展對口扶貧協作后,2016年11月,涼山州便與佛山市簽訂勞務協作框架協議,建立了全面勞務協作關系。佛山-涼山勞務協作建立以來,從涼山輸往佛山的勞動力已近2萬人。同時,在佛山-涼山勞務協作中,涼山州各縣專門派出穩(wěn)崗工作隊,做好在佛山務工人員的關心關愛,上門看望、慰問,落實好穩(wěn)崗補助、低保、社保、教育等相關優(yōu)惠政策,并建立微信溝通群,及時掌握在佛務工人員的動態(tài),積極幫助協調解決困難問題。
“以前家里窮,只有過年時才能吃上一頓砣砣肉,家里的經濟來源是就靠種地和父親打臨工過日子,現在我一個人一年的務工收入有6萬元。”海來小米說,新的環(huán)境和工作給了她新的生活。去年,因為疫情防控要求,海來小米選擇留在了順德過年,留守期間不僅有穩(wěn)崗干部和公司走訪慰問和關心。公司還給彝族同胞舉辦了一場“歡度彝族年”活動,大家載歌載舞,紛紛上臺表演彝族民族舞蹈達體舞,公司制做了涼山的美食“砣砣肉”,發(fā)放各種慰問品和愛心福利禮包。
四川省政府駐廣州辦事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自2018年以來,廣州辦事處已聯合廣東省人社廳和佛山市人社局等單位,組織了64家廣東企業(yè)分別到涼山州美姑縣、甘洛縣、喜德縣、越西縣和甘孜州康定市等地,舉辦了“粵企藏區(qū)彝區(qū)行”就業(yè)扶貧專場招聘活動,提供了20600余個就業(yè)崗位,轉移就業(yè)832人。
來源:川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