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獎者說⑥從南粵到大涼山 這兩個村的故事為何令人動容?
“因為改革開放的大好機遇,因為地處珠三角經濟發達地區,我們成為先富裕起來的鄉村。我們在感恩黨、感恩偉大時代的同時,更不能忘卻尚處在貧困中的彝族同胞……”
4月22日,在四川省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來自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南莊鎮紫南村的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潘柱升作為表彰代表上臺發言,這番質樸真切的話語感動了現場很多觀眾。
從粵港澳大灣區的沿海地區到大涼山山區,紫南村和谷莫村究竟如何結緣?又上演了哪些動人故事?
“紫南村谷莫村是兄弟”
谷莫村位于涼山州昭覺縣特布洛鄉,是涼山彝區腹地典型的貧困村,全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33戶154人。談及過去,村民們七嘴八舌地吐槽:“住的是土房子,吃的是蕎粑洋芋,一年到頭兜里沒幾個錢。”“村里這條河以前沒人管,下雨的時候水就漫出來,危險得很。”“以前出門害怕人家說我們是從谷莫村來的,因為窮”……改變是從2016年開始的,那年起谷莫村結緣佛山。
2017年6月,佛山創新東西部扶貧協作基層幫扶模式,佛山五區與涼山11個縣、佛山10個村(社區)與涼山10個村簽訂結對幫扶協議,禪城區紫南村與谷莫村就是其中一對“親家”。
結對后,紫南村向谷莫村送出產業、就業、民生、教育、干部交流等5個“大禮包”,其中包括谷莫村60歲以上老人全部納入紫南村的老人保障福利體系,每年派發960元老人金等。一個是“全國十佳小康村”,一個是大涼山深處的貧困村,谷莫村的老人以前從未想過,自己能享受到和經濟先發地區老人同等的福利。
如今,谷莫村里處處可見佛山印記。佛山援建的谷莫新村,富含彝族文化特征,與周邊風景和諧相融。離村口不遠,矗立著一座由紫南村援建的“紫南樓”,樓內有黨員活動室、文化活動室、電商物流服務點、衛生室等,谷莫村的日常黨員活動和村民文化活動都在這里舉行。
“現在谷莫人看到佛山人,就像看到自家親戚一樣。”余國華說,“佛山涼山一家親,紫南村谷莫村是兄弟。這兩句話早已在谷莫村深入人心!”
“佛山卡莎莎,紫南村卡莎莎”
谷莫村被什么扼住發展的喉嚨,就從哪里尋找到發展的轉機。高山深谷是攔路虎,卻也給這里帶來了秀麗的景色,帶來了發展鄉村旅游的潛力。
貧困戶俄地曲西家是村里最早一批辦起民宿的。5年前,俄地曲西的丈夫患病去世,留下4個未成年的孩子,她家當時是村里最困難的貧困戶之一。在佛山幫扶下,俄地曲西與其他貧困戶養殖烏金豬和生態土雞,從土坯房搬進磚木結構新房,屋里沙發、電視機、洗衣機、熱水器等家具家電齊全,家中各項收入不斷增加,生活條件好了許多。
2019年,村里引導村民發展鄉村旅游、開彝家民宿,購置床、洗漱用品、滅火器材等民宿經營所需物品,免費分發給符合開辦民宿條件的農戶。“一開始也沒想明白,這窮山溝溝哪會有游客愿意來?”從貧困戶到民宿主人,俄地曲西從最基本的服務學起,學客房整理、學旅游接待,想辦法提高廚藝、提高服務水平。
隨著谷莫村首批民宿開起來,來自西昌、佛山等地的旅游團以及周邊地區的散客陸續到來,谷莫村名氣越來越大,吃上“旅游飯”的村民越來越多。目前谷莫村已有15戶達標民宿,總床位數50張,去年以來接待游客500多人次,旅游收入超15萬元,被評為四川省文化產業扶貧示范村。
如今,依靠民宿、養殖,以及兩個孩子在廣東務工,俄地曲西一家年收入超10萬元,不僅順利脫了貧,還成了村里的致富帶頭人。“現在的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她連連說:“佛山卡莎莎,紫南村卡莎莎(謝謝佛山,謝謝紫南村)!”
山好、水好、空氣好,音樂美、舞蹈美、美食美……這是游客對谷莫村的一致評價。如今,旅游業已成為谷莫村最具潛力的希望產業、富民產業。致富奔小康的道路越走越寬,村民的思想也在一天天發生變化。
“我們過去一起打贏了脫貧攻堅戰,我們還要一起繼續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潘柱升表示,未來,在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工作中,只要谷莫村有需要,紫南村還將義不容辭給予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幫助。
來源:四川觀察
4月22日,在四川省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來自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南莊鎮紫南村的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潘柱升作為表彰代表上臺發言,這番質樸真切的話語感動了現場很多觀眾。
從粵港澳大灣區的沿海地區到大涼山山區,紫南村和谷莫村究竟如何結緣?又上演了哪些動人故事?
“紫南村谷莫村是兄弟”
谷莫村位于涼山州昭覺縣特布洛鄉,是涼山彝區腹地典型的貧困村,全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33戶154人。談及過去,村民們七嘴八舌地吐槽:“住的是土房子,吃的是蕎粑洋芋,一年到頭兜里沒幾個錢。”“村里這條河以前沒人管,下雨的時候水就漫出來,危險得很。”“以前出門害怕人家說我們是從谷莫村來的,因為窮”……改變是從2016年開始的,那年起谷莫村結緣佛山。
2017年6月,佛山創新東西部扶貧協作基層幫扶模式,佛山五區與涼山11個縣、佛山10個村(社區)與涼山10個村簽訂結對幫扶協議,禪城區紫南村與谷莫村就是其中一對“親家”。
結對后,紫南村向谷莫村送出產業、就業、民生、教育、干部交流等5個“大禮包”,其中包括谷莫村60歲以上老人全部納入紫南村的老人保障福利體系,每年派發960元老人金等。一個是“全國十佳小康村”,一個是大涼山深處的貧困村,谷莫村的老人以前從未想過,自己能享受到和經濟先發地區老人同等的福利。
如今,谷莫村里處處可見佛山印記。佛山援建的谷莫新村,富含彝族文化特征,與周邊風景和諧相融。離村口不遠,矗立著一座由紫南村援建的“紫南樓”,樓內有黨員活動室、文化活動室、電商物流服務點、衛生室等,谷莫村的日常黨員活動和村民文化活動都在這里舉行。
“現在谷莫人看到佛山人,就像看到自家親戚一樣。”余國華說,“佛山涼山一家親,紫南村谷莫村是兄弟。這兩句話早已在谷莫村深入人心!”
“佛山卡莎莎,紫南村卡莎莎”
谷莫村被什么扼住發展的喉嚨,就從哪里尋找到發展的轉機。高山深谷是攔路虎,卻也給這里帶來了秀麗的景色,帶來了發展鄉村旅游的潛力。
貧困戶俄地曲西家是村里最早一批辦起民宿的。5年前,俄地曲西的丈夫患病去世,留下4個未成年的孩子,她家當時是村里最困難的貧困戶之一。在佛山幫扶下,俄地曲西與其他貧困戶養殖烏金豬和生態土雞,從土坯房搬進磚木結構新房,屋里沙發、電視機、洗衣機、熱水器等家具家電齊全,家中各項收入不斷增加,生活條件好了許多。
2019年,村里引導村民發展鄉村旅游、開彝家民宿,購置床、洗漱用品、滅火器材等民宿經營所需物品,免費分發給符合開辦民宿條件的農戶。“一開始也沒想明白,這窮山溝溝哪會有游客愿意來?”從貧困戶到民宿主人,俄地曲西從最基本的服務學起,學客房整理、學旅游接待,想辦法提高廚藝、提高服務水平。
隨著谷莫村首批民宿開起來,來自西昌、佛山等地的旅游團以及周邊地區的散客陸續到來,谷莫村名氣越來越大,吃上“旅游飯”的村民越來越多。目前谷莫村已有15戶達標民宿,總床位數50張,去年以來接待游客500多人次,旅游收入超15萬元,被評為四川省文化產業扶貧示范村。
如今,依靠民宿、養殖,以及兩個孩子在廣東務工,俄地曲西一家年收入超10萬元,不僅順利脫了貧,還成了村里的致富帶頭人。“現在的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她連連說:“佛山卡莎莎,紫南村卡莎莎(謝謝佛山,謝謝紫南村)!”
山好、水好、空氣好,音樂美、舞蹈美、美食美……這是游客對谷莫村的一致評價。如今,旅游業已成為谷莫村最具潛力的希望產業、富民產業。致富奔小康的道路越走越寬,村民的思想也在一天天發生變化。
“我們過去一起打贏了脫貧攻堅戰,我們還要一起繼續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潘柱升表示,未來,在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工作中,只要谷莫村有需要,紫南村還將義不容辭給予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幫助。
來源:四川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