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東縣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綜述
這是一場觸及靈魂的思想震撼洗禮,這是一次還原本色的為民實踐行動,這是一張用心填寫的作風建設答卷。
去年以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猶如滾滾春潮,在會東這片廣袤富饒的大地上涌動。全縣6大機關、125個機關單位,691個基層黨組織、13000多名黨員,投身“大考”,交出了一份群眾滿意的作風建設成績單。
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全縣黨員干部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敬終如始,學習教育深、征求意見廣、對照檢查準、開展批評誠、整改落實真、建章立制實……魯南山下,金沙江畔,一股股為民務實清廉之風撲面而來,作風建設“新常態”已成為成就“會東夢”的新引擎。
先行先改打基礎 超前謀劃促成效學習提前搞,警鐘提前敲,工作提前抓,問題提前查,作風提前正。早在2013年8月,全縣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已經悄悄拉開帷幕,在全州率先啟動了以4大專項行動為主要內容的“千名干部下基層、肅紀正風惠民生”主題實踐活動取得積極成效:
——聯群眾、建臺賬、辦實事、惠民生。全縣4000余名干部走進基層聽意見、辦實事、解難題,結對聯系困難群眾8668人,與群眾一起過、一起苦、一起干,建立民生、困難、穩定臺賬6600余件,辦結率95%,干部找到了新方法,群眾得到了真實惠。
——創新推進社會治理。堅持“三大機構”統籌,構建“四級網格”承載,暢通“五大平臺”對接,突出“八大體系”建設,新建6個社區網格點,將網格員、群眾代表和黨員干部分別編入每一個網格,掌握民情、收集民意、服務上門。
——創新重點項目督查推進機制。建立重點項目“推進連連看”跟蹤報道機制、定期通報機制、紅(黃)牌警示機制、效能問責機制和推進督查結果運用機制,形成抓項目、突重點、促發展的生動局面。
——整治庸懶散奢。集中力量對32種“庸懶散奢”行為進行專項整治,黨紀政紀處分49人,依法處理投資軟環境案(事)件41起,精文減會取得了實效,“三公”經費壓縮10%以上……歷時半年,預熱升溫,打牢基礎,教育實踐活動的全面開展眾望所歸。
以上率下作示范 嚴字當頭抓落實正人先正己、正己先正心。2014年2月活動伊始,縣級領導公開承諾“十個帶頭、十個表率”當好排頭兵,先行一步、作出表率、樹立標桿。
帶頭學習,以學促知,以知促行,知行合一。縣6大機關領導班子各安排6天時間,集中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焦裕祿精神,圍繞“四照四省”和“三嚴三實”要求,開展交流發言,并把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作為一條紅線貫穿始終。一場場專家輔導、專題黨課、先進報告、警示教育持續接力。
帶頭聽意見,目光朝下,開誠布公,襟懷坦蕩。走進縣城舊城改造區,真切體會群眾低檐下的期盼和夢想;走進政務服務中心,親身體驗群眾辦事窗口的服務和效果;走進偏遠農村,與干部群眾共謀致富之策。一個個踏實的腳印、一個個謙虛的身影……縣6大機關共征集各類意見建議1374條,其中常委班子征求意見建議425條。
帶頭批評和自我批評,拋開面子,敞開心扉。一次次召開專題會議,集體研究班子存在的共性問題,主動認領個人存在的“四風”問題。每位班子成員之間普遍開展了4輪以上的談心交心,并對其他同志開展積極善意、實事求是的批評,聚焦“四風”、直擊要害。
帶頭整改,即知即改,立說立行,務求實效。堅持問題導向,按照9月底、今年底、1—2年、長期堅持四個時間節點,倒排整改落實計劃,并將各級各單位重點整改項目通過新聞媒體向全縣公示,對整改項目實行臺賬管理,完成一個銷號一個。
以上率下,行勝于言。16名縣級黨員領導干部分層分類建立聯系點64個,全程聯系指導并親自參與專題民主生活會。與此同時,省、州委督導組深入基層、全程督導、善始善終。9個縣委督導組,堅持嚴字當頭抓督導,切實把壓力傳遞到每個單位、每名黨員。
敞開大門搞活動 沉下身子聽民意邁開腳步才能丈量民情,敞開心扉才能聽到民意。從活動一開始,各級各單位就真開門、開大門,走下去、請進來。
——敞開門。個人曬諾、鏡頭督諾、公開評諾。常委班子集中開展“向全縣人民匯報”電視公開承諾活動,全縣38個執法監管部門、窗口單位和服務行業在媒體上公開活動承諾事項318項……會東電視臺、《今日會東》設立“新聞聚焦”和推進重點工作曝光臺,自我揭短亮丑“曬”不足。
——走下去。腳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懷有多少真情。活動中,全縣各級黨員干部深入田間地頭、鄉鎮社區、廠礦企業等基層一線,走進農村講黨課、住進農家拉家常、面對農戶聽意見,與群眾坐在一根板凳上,開展“壩壩會”、“院落會”、“田間懇談會”等活動8000多場次,覆蓋群眾面達80%以上。
——請進來。3月10日,縣委書記袁文林帶頭邀請群眾走進縣委大院,30多名來自各行各業的群眾代表參加座談會,真誠聽取他們的心聲和點子。各級領導班子成員至少主持召開一次征求意見座談會,同步征集縣級領導班子在“四風”方面的意見建議。
既有面對面,也有背靠背。信箱、電話、網絡等全方位受理干部群眾反映各級領導班子及領導干部“四風”方面存在的問題。
全員參與、全面走訪,干部爭當“大腳板”。縣級領導聯系服務106個重大項目、包案信訪積案44件、掛牌整頓軟弱渙散黨組織33個;科級領導干部,“1+1+1”聯系服務村(社區);機關干部,在職黨員進社區報到和領辦任務;村(社區)干部,包片聯系戶全覆蓋……全縣共征求到意見建議1.4萬條,每條意見建議都是無聲的鞭策,激勵黨員干部更加奮發向上。
掏心見膽動真情 清污除垢凈靈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把自己擺進去,把問題找出來,把責任扛起來,批評與自我批評成了一柄“利器”。
“我在工作推進中,急于造亮點、出成績,搞了一些面子工程、路邊工程、政績工程。”
“你對群眾期盼關心關注不夠,行動上不急不力,解決問題滯后。”
……7月18日至19日,縣委常委班子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兩個半天加一個晚上的時間,11位常委放下包袱、真刀真槍、劍指“四風”,紅了臉、出了汗,交了心、鼓了勁,達到了“團結—批評—團結”的目的。
此后,一場場高質量的專題民主生活會和專題組織生活會將教育實踐活動推向高潮。
聚焦“四風”查擺問題。通過群眾提、自己找、上級點、互相幫、集體議等,亮家丑、指缺點、挑毛病。
真誠深入談心交心。當面鑼、對面鼓,談透批評內容,觸及問題實質、體現個性特點、表現具體事例,擠掉了“糖分”,增加了“辣味”。
見人見事對照檢查。按照步步審閱要求,各級領導班子及個人對照檢查材料進行多次修改完善,畫準了“集體像”和“個人像”。
真刀真槍開展批評。對自己,不護短、不遮掩;對同志,不鳴“禮炮”、不放“空炮”;臉上不掛霜,心里不記仇,空話套話不見了,你好他好沒有了。
精心組織民主評議。691個基層黨組織高質量召開專題組織生活會,13096名黨員接受民主評議,評議結果為“好”的占96%。
專項整治“硬碰硬” 整改落實“實打實”
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做出樣子。中央“7+4”、省委“9+X”和州委“10+X”專項整治任務在釘釘子整改、全方位落實中逐一破解。
文山會海“瘦下來”。嚴格實行會議“審批”制度,剛性壓縮會議、嚴控會議規模,縣級層面會議同比下降16%,減少文件21%。
基層負擔“輕下來”。叫停評比表彰達標活動18項;取消行政審批事項54項。
“三公”經費“降下來”。“三公”經費同比下降26%,公務接待同比下降35%;公務用車運行費同比下降23%。
劍鋒所指,沉疴漸消。公務接待、公車使用、外出考察、公款送禮等一系列正風肅紀專項檢查深入推進,點名道姓通報和問責當事人,立案39件,黨政紀處分39人,辭退在編不在崗2人,糾正違規辦公用房601平方米,清理超編超標公務車41臺,持續高壓形成“震懾”。
……既治“流行病”,又治“地方病”。針對群眾反映比較集中的城市管理混亂、舊城改造推進緩慢、教育衛生惠民服務效果不理想等具體民生問題,啟動實施“9大人民群眾不滿意問題整改”,9名縣委常委牽頭領銜督辦,責任單位立馬整改,群眾紛紛“點贊”。
在活動后期,針對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掉轉矛頭、盯住七寸,安排部署開展“為官不為六不準”、“為政不廉八禁止”、“村社(社區)五嚴禁”三個專項整治,明確19個具體問題的處理標準和措施,狠剎不為之風,撤換不為之將。
一環緊著一環擰,一錘接著一錘敲。各級各單位抓住“四風”突出問題公開整改清單3125項,提出具體整改措施1.1萬條,明確時間表和路線圖,群眾在家門口看到了變化、得到了實惠、增強了信心。
建章立制扎“籠子” 作風建設呈“常態”
“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會東牢牢抓住建章立制這個鞏固提升教育實踐活動成效的關鍵之舉。
堅持問題導向。縣委常委會的43項規范制度全部針對“四風”突出問題的整改來制定,從問題源頭入手,推動改進作風和密切聯系群眾常態化、長效化;堅持基層導向。建立直接聯系服務群眾10項制度,不斷提高機關干部直接聯系群眾、服務基層的能力;健全“四議兩公開一監督”制度,著力建設民主規范的村級組織。
堅持發展導向。落實縣領導聯系重大項目機制和鄉鎮、村(社區)、企業“6+N”聯系制度;建立健全重點工作聯合督查機制,強化對執行不力和違紀違規行為的查處追究問責;針對重大項目克難攻堅不夠等問題,建立一項重點工作、一支攻堅隊伍、一個項目規劃、一張推進表格、一套考核辦法、一張公示監督牌“六個一”工作方法,一抓到底……與縣級領導班子同步,各級各單位紛紛把制度建設作為解決“四風”突出問題的治本之策。
制度不在多,在精在管用。截至目前,縣四大班子牽頭建立健全長效機制65項,各級各單位建立健全長效機制518項。
有了好的制度,關鍵還要看落實與執行。一錘一錘敲打,一步一步深化,一層一層傳遞,真正把制度效力傳遞到“神經末梢”,讓鐵規發力,讓禁令生威。
不開“天窗”,不留“暗門”;既設“高壓線”,又通“高壓電”。隨著制度“籠子”越扎越密、紀律的“繩子”越捆越緊,不少領導干部紛紛說,教育實踐活動讓自己心中有了敬畏之心、“紅線”思維,原來司空見慣的陳規陋習再也不敢小視,頭腦中的“緊箍咒”自覺勒緊了。
惠及民生促和諧 推動發展謀跨越民,政之基;為民,黨生存之基。以風清氣正凝聚黨心民心,引來心齊干事,推動惠及民生、加快發展,會東一直在路上……盯住民生不松手。在活動中,投入資金8.65億元,統籌實施十大民生工程、20件民生實事,集中力量抓好社會保障、新村建設、鄉村道路建設、農村用電和飲水安全等工程,對一些久拖未決的民生問題實行掛牌督辦,讓群眾感受到變化,得到了實惠。
盯住發展不松勁。緊緊圍繞2018年提前全面建設小康目標,鎖定“堅持五位一體、打造四張名片、構建三大格局、推進兩步跨越、提前建成小康”的總體思路不動搖,抓住破解影響會東發展的瓶頸制約問題,下真章、出實招。各級領導班子緊扣全縣工作主題,統籌兼顧、相互促進,成功將開展活動煥發出來的活力轉化為提高群眾工作能力、助推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實現了“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目標。前三季度,全縣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2.77億元,地方公共財政收入5.83億元,固定資產投資59.76億元,社消零總額25.6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99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305元。
同時,爭創省級衛生縣城、省級法治縣有條不紊實施,步步見效,全面深化改革各個專項改革任務緊鑼密鼓推進,招招有為……你跟百姓有多近,百姓對你就有多親;心系群眾,才能讀懂百姓期盼;情牽人民,方能永葆魚水深情。黨員干部精氣神明顯提振,黨群干群關系不斷密切,各項中心工作穩步推進,基層黨建更加堅強有力……教育實踐活動如陣陣春雨,滌蕩著每一位黨員干部的心靈,也滋潤著百姓的心田。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緩;滴水穿石,一滴不可棄滯。縣四大班子每一位成員都要一如既往的率先垂范,繼續兌現“十個帶頭、十個表率”承諾,認真踐行“三嚴三實”要求,當好標桿、做出示范……”10月20日,縣委書記袁文林在全縣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擲地有聲。
金江潮頭唱大歌,魯南嶺上樹清風。會東正以矢志不渝的決心強肌體,以百折不回的氣概轉作風,奮發有為,苦干實干,向著實力、好客、生態、和諧的“美麗幸福新會東”闊步前行。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或網絡某些媒體,具體內容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如有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站長取得聯系,及時刪除,以免造成不良后果,謝謝(m.800yao.com)。
源涼山新聞網/圖百度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