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州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工作中存在問題與措施
近年來,我州城鎮化建設水平穩步提高,全州城鎮人口、城鎮規模不斷擴大,城鎮化率呈現較快增長態勢。2014年,全州城鎮建成區面積達到165平方公里,城鎮化率32.07%。但在推進新型城鎮化中,與全省各地相比還存在很大差距。
一是城鎮化總體水平低。2014年,全國、全省城鎮化率分別為54.8%、46.3%,我州的城鎮化率僅為32.07%,與全省、全國的差距仍然很大。二是城鎮基礎設施比較薄弱。基礎設施不完善,抗御災害能力弱,綜合承載能力不強。三是規劃編制滯后。部分縣的城市總體規劃隨著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不能適應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需要,缺乏前瞻性和指導性。四是要素保障缺乏。建設資金短缺,建設用地緊張,體制機制不健全,改革的力度不能適應新型城鎮化建設需要。
措施:
一是加快構建新型城鎮體系。認真貫徹實施《四川省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和《攀西城市群發展規劃》,抓緊制定完善“一圈四群”城市群發展和西昌、德昌、冕寧“同城化”發展與會理、會東、寧南“一體化”發展規劃,明確各城市的功能定位,合理確定城市終極規模,劃定城市開發邊界,科學拓展區域中心城市和重點縣城發展空間。
二是狠抓城鎮基礎設施建設。盡快出臺《關于加強城鎮地下管線建設管理的實施意見》,結合危舊房棚戶區改造,加快縣城市政公用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改造,強化功能配套和設施完善,今年力爭完成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投資8億元。
三是加強村鎮建設管理。因地制宜發展特色小城鎮,扎實推進11個省級“百鎮建設行動”,優化行政區劃設置,加強3個國家級、4個省級傳統村落保護,扎實開展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專項行動,促進全州80%以上的村莊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
四是注重城鎮建設品位。以“西昌新區”“邛海兩萬畝生態濕地”為帶動,加快推進現代化生態田園西昌建設?茖W規劃構建西昌市和16個縣城綠地系統,合理利用自然山水森林濕地生態資源,積極爭創國家和省級園林城市(縣城、鎮),切實提升城市內涵和品位。
五是促進建筑業和房地產業發展。大力發展建筑業,支持州內骨干建筑企業做大做強,支持符合條件的建筑施工企業做好資質晉升工作。盡快出臺我州《關于促進房地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全面取消限購、限價等行政干預政策和手段,加大“去庫存”力度,推進住宅產業化。
六是加強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繼續實施“農民工住房保障行動”,定向為農民工提供保障性住房113套。積極爭取開發銀行專項貸款給予我州更大支持,加大危舊房棚戶區貨幣化安置力度,做好州本級公租房項目袁家山安居工程小區工程建設,加快農房建設。
七是大力推進改革創新。加快改革現行戶籍制度,全面放開落戶限制,推行居住證制度。將新城城鎮人口納入城鎮基本養老保障范圍,允許有繳費能力人員自愿選擇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將進城務工人員按規定納入失業保險范圍,對在常住地穩定就業滿6個月后失業的農民工進行失業登記,為其提供就業服務。
GWD SHARE END --> 分享到 0X 選擇其他平臺 >> 分享到網友評論 查看評論 -->
網友評分: 請打分,最高5分--> 登錄 注冊 當前用戶:
請文明發言,否則IP將屏蔽匿名評論*驗證碼: [IMAGE]
源涼山新聞網/圖百度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