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三深淡水湖 —— 瀘沽湖
瀘沽湖,因西岸鹽源縣元、明、清三代設左所土司千戶瀘沽湖所,解放后設左所自治區,又名左所海,俗稱亮海,位于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鹽源縣與云南省麗江市寧蒗彝族自治縣之間,是高原斷層溶蝕陷落湖泊,為四川、云南兩省共有,但四川的湖岸線比云南的湖岸線長,約占2/3,湖東為鹽源縣瀘沽湖鎮(原左所區),湖西為寧蒗縣永寧區,區域地理坐標介于北緯27°36′55′′-27°47′2′′,東經100°43′36′′-100°54′20′′之間 ,中心坐標為東經100°45′~100°51′,北緯27°41′~27°45′。
瀘沽湖是中國第三深的淡水湖,湖泊略呈北西一東瀘沽湖。
南走向,南北長9.5公里,東西寬5.2公里,湖岸線長約44公里,四川部分20公里。湖泊面積50.1平方公里,其中四川部分31.2平方公里。湖泊集水面積247.6平方公里,四川部分140.6平方公里。瀘沽湖最大水深105.3米,水深超過50米的湖區約占全湖面積的一半,平均水深為40.3米,湖水庫容量為22.52億立方米,湖水最大透明度達12米,湖面海拔2685米。
瀘沽湖在行政區劃上,隸屬四川省鹽源縣和云南省寧蒗縣共同管轄,其中四川省鹽源縣管轄東部的29.6平方公里(含沼澤濕地5.8平方公里),云南省寧蒗縣管轄西部的27.0平方公里。 瀘沽湖中有5個全島,4個半島,一個長島,14個湖灣,湖中散布5個全島、3個半島、1個海堤連島,一般高出水面15至30公尺,湖周群山環抱,格姆女神山高踞湖畔,后龍山楔入湖心,構成形如馬蹄的瀘沽湖。
源于攜程旅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