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里長出來的“山野菜”
蕨的介紹
蕨,贏類植物,鳳尾蕨科植物的總稱。多年生草本,高1米左右,根狀莖蔓于土中,被棕色細毛。葉大,多回羽狀復葉,適應性強,常集中成片生長。
根狀莖富含淀粉,可提純供食用或藥用,幼葉即當地所稱的蕨菜。
分布范圍
蕨菜在涼山各地均有大量分布,特別是鹽源、雷波、昭覺、西昌。德昌、冕寧等縣市分布更大。生于海拔200m以上的山坡、荒地、林下、林緣向陽處,分布于全國各地。
營養價值
去暴熱,利水道,使人睡,補五臟不足。氣壅塞在經絡和筋骨間。
蕨根燒成灰后和油調勻,敷蛇咬傷,但不能經常食用,否則使人目暗,落發。小兒食后,會腳軟沒有力,不能行走。而且長期吃,會使婦女臍下長硬塊。吃得過多,消陽氣,使人昏昏欲睡。
蕨菜的功效:
1、蕨菜素對細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用于發熱不退、腸風熱毒、濕疹、瘡瘍等病癥,具有良好的清熱解毒、殺菌清炎之功效。
2、蕨菜的某些有效成分能擴張血管,降低血壓。
3、所含粗纖維能促進胃腸蠕動,具有下氣通便的作用。
4、蕨菜能清腸排毒,民間常用蕨菜治療泄瀉痢疾及小便淋漓不通,有一定效果。
5、蕨菜可制成粉皮、粉長代糧充饑,有補脾益氣,強健機體,增強抗病能力。
源于美食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