傈僳幼童會吹樹葉兒
2月13日是正月初七,德昌縣南山、金沙、寬裕、樂躍等地的600多傈僳族人歡快地涌進縣城,與縣城里的傈僳族在縣城第一次集中過本民族的傳統闊拾節。在各個隊表彩紛呈的節目中,來自金沙傈僳鄉黃竹村3組的6歲賀秀珍,站在場內表演了精彩的吹樹葉兒,她吹的是《世上只有媽媽好》。
別看她小小年紀,可是那樹葉兒在她嘴里變成了樂器,她兩手緊握樹葉兒,葉片含在嘴里,只聽樹葉兒脆聲聲的作響,本來有些鬧攘攘的地方,一下變得鴉雀無聲,偌大的場子邊圍觀的人也能聽得清清楚楚。吹樹葉兒如果是由小伙子姑娘們來吹,也尋常,不過由這么小的姑娘來吹,自然讓人好奇,非常吸引人,所以大家屏息靜聽這來幼童吹奏的聲音。不過她吹幾句后,便把樹葉兒丟在地下,低頭從可愛的小挎包里又掏出一片樹葉含在嘴里再吹,吹幾句,又丟,然后再掏出來吹。曲兒終了,觀眾掌聲雷動。小姑娘對圍著她拍片的人揮手:“叔叔再見!”
當記者要采訪她時,只見她已在場外的一個老人懷里了。孩子聽不懂漢語,我們無法交流。老人是賀秀珍的外婆紀國秀,紀國秀告訴記者:“這個娃兒平時放羊子,沒事愛唱歌跳舞,最愛的是跟著大人吹樹葉,5歲時就會吹一些曲子。今天因為城里的樹葉不好,吹得沒有平時好。”
當記者離開時,這個孩子有禮貌地再揮手: “叔叔再見!”孩子生在山上長在山上,她會的漢語看來只有這一句。
關于吹樹葉兒,傈僳文化人李文華告訴記者:“傈僳族人許多人會吹樹葉兒,大多是青年男女戀愛時吹奏,別人不一定能聽懂,只有他們自己才明白。”
原來,傈僳族青年男女以前為了躲避別人的干擾,有時戀愛幽會非常秘密,他們會用琵琶、口弦以及吹樹葉、撒樹葉、系草疙瘩等方式來作為暗號聯系,確定幽會的時間、地點,進行秘密接觸。
以前,在條件非常艱苦的山區,傈僳人隨手采集樹葉兒吹奏,讓貧乏的精神生活變得有聲有色了。今天,因為條件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可娛樂可替代的東西多了,吹樹葉在傈寨里也少了。不過今天能在傈僳族聚居的德昌縣城里聽見這散發著山野與童稚氣息的聲音,讓人耳目一新。
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站長取得聯系,及時刪除,以免造成不良后果,謝謝,涼山州網-源涼山新聞網/圖百度圖庫